當地時間12月9日,有著“美版美團外賣”之稱的DoorDash 登陸美股,受到資本市場的積極追捧,截至收盤,DoorDash首日上漲85.79%,市值602億美元;募資 34億美元,成為美國外賣第一股,也是今年美股募資最高的IPO之一。
兩年估值暴增27倍
DoorDash創立于2013年,總部位于美國舊金山,由三位斯坦福華裔學生創立。Tony Xu最大,80后,36歲;Andy Fang 28歲、Stanley Tang最小僅27歲,兩人皆是90后。這三位創始人各自擁有大約5%的股份,公司上市后,三人輕松躋身百億富豪俱樂部。
據富途證券統計,成立7年以來,DoorDash累計完成超20億美元融資。值得一提的是,早期已經被多家知名機構慧眼識中,其中不乏YC孵化器、軟銀、紅杉資本、GIC等知名投資者。招股書顯示,目前持股份額超5%的機構前三分別是:軟銀、紅杉、GIC,分別占發行前A類股24.9%、20.4%和10.5%。DoorDash上市之后,軟銀集團在該公司的股份升值了逾 112 億美元。軟銀集團公司今日盤中大漲13%。

2018年,DoorDash在一級市場的估值是14億美元。而到了今年早些時候,估值就已超過150億美元,本次IPO估值更是高達390億美元。短短兩年時間,估值翻了27倍之多,可謂異常兇猛。
財務數據方面,2018年和2019年,DoorDash的凈收入分別為2.91億美元和8.85億美元;2020年前三季度的凈收入則為19.16億美元,較2019年同期的5.87億美元增長223.7%。
但目前DoorDash仍處于虧損狀態,2018年和2019年的凈虧損分別為2.04億美元和6.67億美元。好在凈虧損不斷縮窄。在2020年二季度,DoorDash罕見實現單季度盈利,凈利潤為2300萬美元。
美國外賣市場三分天下
目前DoorDash在美國外賣市場占據著絕對領先的地位,按照2020年10月的總銷售額計算,DoorDash&Caviar累計占據50%的市場份額,排名第二的Uber Eats(就是做網約車的那個優步)市場份額為26%,Grubhub份額為16%。

在兩年前的2018年底,情況截然不同,當時Grubhub是龍頭,占據著約34%的市場份額,Uber Eats以28%位居第二,再之后才是DoorDash,市占率為18%。郊區是DoorDash在這場外賣平臺之爭中的據點。在招股說明書中,DoorDash稱其在郊區的市場份額達到58%。
此次疫情,成為了幫助 DoorDash登頂的“東風”:受疫情影響,大量大城市人口開始退往較小的城市和郊區,而DoorDash已經在這些地區做好布局。從1月到9月,DoorDash的用戶從150萬增至500萬。整個疫情流行期間,DoorDash在餐飲App下載排行榜上始終領先。
招股書顯示,今年前九個月,DoorDash的收入從去年同期的5.87億美元增長227%至19.2億美元,訂單數也同比增長200%至5.43億筆。相比之下,Uber Eats和Grubhub在最近公布的財報中披露,其營收分別增長125%和53%。
用戶在DoorDash平臺上總計完成超過9億筆訂單,平臺上的送餐員(Dasher)數量超過100萬。在2020年第三季度,每筆訂單的平均配送時長為35分鐘,相較2017年第三季度減少23%;2018年,DoorDash推出DashPass會員計劃,截至2020年9月30日已擁有超過500萬名會員,其可享受免配送費等優惠政策,單價為每月9.99美元。
從騎手端來看, Dashers已通過平臺賺得超過70億美元,其可通過汽車、自行車、踏板車等多種交通工具提供服務,其中45%為女性。
和優步一樣,DoorDash也是零工經濟。11月初的時候,加州選民投票通過了22號提案,豁免了優步 (UBER.US)、Lyft (LYFT.US)等公司必須將司機歸類為雇員的規定。但DoorDash表示,在雇員歸類問題上,預計仍會繼續面臨挑戰。
復制中國時代正在到來
值得一提的是,DoorDash與國內早期餓了么、美團外賣的配送機制幾乎一模一樣,因此被不少人視為“Copy from China”的代表案例。
隨著社會的飛速進步,我國已經成為互聯網創新的陣地,從互聯網時代“Copy to China”,發展到今天“Copy from China”,印度版“拼多多”,中東版“淘寶”,北美的“大眾點評”,美國版“今日頭條”……一例例典型案例,見證了中國式創新的爆發,中國企業的很多創新正在悄然傳播到世界各地。在互金、社交媒體、人工智能、虛擬現實領域,中國科技公司都處于領導者地位。
究其原因,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,雖然目前人口紅利正在漸漸褪去,但獲客成本仍遠低于美國,初創企業只要能抓住用戶需求,即可在短時間內累積起互聯網企業最寶貴的財富——大批用戶。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人力成本低廉,國內城鎮化的發展導致有很多上百萬人口的城市出現,這些給了很多商業模式創業創新的土壤。此外,比美國更多的網民和高速發展的經濟也是一個重要的創業創新紅利。